如何陪孩子一起讀古詩詞呢?要不要給他們講解?需不需要他們背誦?這些問題難倒了不少父母。讓我們來看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們的說法。
許多家長都知道帶孩子讀古詩詞,對于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具有很好的幫助,但是如何讓孩子去喜歡古詩詞、理解古詩詞和愛上古詩詞呢?很多父母其實是頭疼的,甚至是不敢自己親自上陣的。那我們來看一看該系列的三位作者是如何考慮這個問題的。
。ㄒ韵挛淖止澾x自《陪孩子讀古詩詞導讀》)
為什么要陪孩子讀古詩詞
——周劍之(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)
小時候,我最享受的事情之一,就是騎在爸爸的肩膀上,一邊晃著腳丫,一邊聽爸爸念詩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”……那些婉轉的音節、抑揚的節奏,聽上去是那么悅耳。我并不知道其中的含義,卻忍不住跟著念、跟著讀;蛟S正是這些幼兒時期跟爸爸一起讀過的古詩詞,指引我一步一步走上了古典文學研究的道路。
如今的我,作為一位母親,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跟孩子一起讀古詩詞的快樂。女兒幾個月大時,每當我開始讀詩,她就會睜大眼睛望著我,漆黑的眼珠里流動著閃亮的光彩;她在學走路的階段,會常常跟著詩詞的節奏搖頭晃腦,擺動身體,玩得不亦樂乎;等她學說話時,我每讀完一句詩,她會奶聲奶氣地重復最后一個字,一邊露出得意的神色……古詩詞陪伴她長大,而我也藉由她的眼光,從許多爛熟于胸的詩詞中,讀出了新的感悟。
這樣的親身經歷,讓我無比深刻地意識到,與孩子一同讀古詩詞,對孩子的成長、對親子關系的建立,具有多么特殊的意義。你為孩子打開一本書,同時也是為他打開一個世界。而古典詩詞的世界最是美妙,也最有助于構筑親子閱讀的獨特空間。
詩詞之美,美在韻律。因此,陪孩子讀古詩詞,首先要“讀”。漢字有四聲,分平仄,會在詩詞中形成錯落有致的組合。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——孩子們很容易被這種天然的韻律所吸引。他們喜歡節奏感,喜歡聲音的高低起伏。當你一字一句、平緩又有力地念出那些詩詞,便是在演奏一首天然的樂章。你的情感,將化作聲音的溫度。孩子那敏銳的小耳朵,絕對不會放過。他會不自覺地跟上你的節奏,跟著你一起走進詩詞。
詩詞之美,美在畫境。陪孩子讀古詩詞,要盡可能給孩子以畫面感。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”,無邊大漠中的一縷孤煙,長河映襯下的渾圓落日,這是何等壯闊?“余霞散成綺,澄江靜如練”,綺羅似的天邊晚霞,白練似的澄凈江水,這是何等寧靜?好的詩詞,總是能喚起生動鮮活的畫面,給人帶來心靈的觸動。給孩子講解詩詞,意思的透徹是在其次,更重要的是畫面感的營造。孩子們的大腦本來就擁有強大的畫面生成能力,當他們腦海里浮現出清晰的畫面,他們會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詞的魅力。
詩詞之美,美在想象。陪孩子讀古詩詞,還要引導孩子去聯想,給他揮灑想象的自由空間。含蓄凝練是古典詩詞的重要特色,隨之而來的,是無窮的余蘊,讓人浮想聯翩。“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”趕路的行人向牧童打聽喝酒的地方,牧童的回應,詩歌只用“遙指”的動作來表現。至于行人與牧童的對話場景,都交給讀者,任憑想象。不僅如此,這個場景還讓人忍不住追問:為何行人要尋找酒家?是因為旅途的疲憊嗎?是因為思鄉的愁緒嗎?又或者二者兼有?在牧童“遙指”之后,行人找到酒家了嗎?他的愁緒是否得到了疏解?……孩子們擅長想象,每個孩子心里都住著一個浩瀚的宇宙。你給他一首想象的帆船,他就能在思想的宇宙中遨游。
音樂之美,繪畫之美,想象之美——這是古詩詞為我們構筑的美妙世界。陪孩子讀古詩詞,就是希望他們走進這個世界、愛上這個世界。
編輯者:廣州家教網(www.mjwu.top)